福建消防灭火设备的年检标准
发布时间:2025/4/14 14:32:43
## 一、灭火器

1. **外观检查**
- 灭火器筒体应无明显损伤、腐蚀,涂层应完好,无脱落、起泡、龟裂等现象。
- 铭牌清晰,包括型号、规格、灭火级别、生产日期、维修日期等信息应完整、准确。
- 器头、阀门等部件应无松动、变形、锈蚀,开启机构应灵活可靠。
2. **压力检查**
- 灭火器的压力指示器指针应在绿色区域范围内。若指针在红色区域,表示压力不足;在黄色区域,表示压力过高,均需进一步检查或维修。
3. **喷射性能检查**
- 进行喷射试验,检查灭火器的喷射距离、喷射时间、喷射角度等是否符合规定。喷射应顺畅,无堵塞、泄漏现象,灭火剂的喷射应能覆盖规定的灭火面积。
4. **灭火剂质量检查**
- 检查灭火剂的重量是否符合规定。对于干粉灭火器,灭火剂的净重不得低于标明重量的9%;对于二氧化碳灭火器,灭火剂的净重不得低于标明重量的95%。
- 观察灭火剂的外观,应无结块、变质等情况。
## 二、消火栓系统
1. **消火栓外观检查**
- 消火栓箱应无变形、损坏,箱门应能正常开启和关闭,门锁应灵活可靠。
- 消火栓箱内的配件应齐全,包括消火栓、水枪、水带、消防卷盘等,且应完好无损。
- 消火栓的阀杆应无锈蚀,开启应灵活,关闭应严密,无漏水现象。
2. **水带检查**
- 水带应无破损、发霉、腐烂等情况,长度应符合规定要求,一般为25m或3m。
- 水带的编织层应紧密,表面应光滑,无跳丝、断丝现象。
- 水带与消火栓、水枪等的连接应牢固,接口应无松动、变形。
3. **水枪检查**
- 水枪的喷嘴应无堵塞、变形,枪体应无裂缝、损坏。
- 水枪的开关应灵活,能正常开启和关闭水流。
4. **消火栓系统压力测试**
- 使用专业压力测试设备,对消火栓系统进行静压和动压测试。
- 消火栓系统的静压应符合设计要求,一般室内消火栓系统静压不应大于1.MPa,当大于1.MPa时,应采取分区供水等减压措施。
- 消火栓的动压应符合规定,一般充实水柱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,对于多层建筑不应小于7m,对于高层建筑不应小于1m。
## 三、自动喷水灭火系统
1. **喷头检查**
- 喷头外观应无明显损伤、变形,溅水盘应无松动、腐蚀。
- 喷头的型号、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,喷头的安装间距、喷头与障碍物的距离等应符合规范规定。
- 检查喷头的玻璃球颜色是否符合环境温度要求,对于易熔合金喷头,易熔元件应无脱落、损坏。
2. **报警阀组检查**
- 报警阀组的外观应无损伤、渗漏,阀瓣应开启灵活,关闭严密。
- 检查报警阀组的压力开关、水力警铃等附件应完好,动作应灵敏可靠。
- 报警阀组的水源控制阀应处于常开状态,且应有明显的启闭标志。
3. **水流指示器检查**
- 水流指示器的外观应无损坏,浆片应动作灵活,无卡滞现象。
- 检查水流指示器的电气连接应良好,动作时应能输出正确的信号至消防控制。
4. **末端试水装置检查**
- 末端试水装置的试水阀应无渗漏,开启应灵活。
- 试水接头处的出水应符合规定,一般应能满足消防水泵自动启动的要求,且其流量和压力应符合设计规定。
5. **系统压力测试**
- 对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进行系统静压和动压测试。
- 系统静压应符合设计要求,一般湿式系统、干式系统的系统工作压力不应大于1.2MPa,预作用系统、雨淋系统的工作压力不应大于1.6MPa。
- 系统动压应满足喷头的工作压力要求,喷头的工作压力一般不应小于.5MPa。
## 四、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
1. **灯具外观检查**
- 消防应急灯具的外壳应无破损、变形,表面应清洁、无污垢。
- 灯具的标识应清晰,包括型号、规格、应急转换时间、充电时间等信息应完整、准确。
2. **应急功能测试**
- 切断正常供电电源,消防应急灯具应能自动转入应急工作状态,其应急转换时间应符合规定要求,一般不应大于5s。
- 检查应急灯具的应急照明时间,应满足设计要求,一般疏散照明的应急照明时间不应小于3min,备用照明的应急照明时间不应小于1h,消防工作照明的应急照明时间应符合相应规范规定。
- 应急灯具的光通量、照度等应符合设计规定,能为人员疏散和消防作业提供必要的照明条件。
3. **疏散指示标志检查**
- 疏散指示标志的外观应无损坏,标识应清晰,能正确指示疏散方向。
- 疏散指示标志的安装高度、间距等应符合规范要求,一般安装在疏散通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高度1.m以下的墙面上,且间距不应大于2m。
4. **系统功能联动测试**
- 将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进行联动测试。
- 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发出火灾信号时,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应能自动启动,灯具应按规定的模式转换,为人员疏散提供正确的引导。
通过严格按照上述年检标准对福建消防灭火设备进行检查和测试,确保其在关键时刻能正常发挥作用,保障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。

1. **外观检查**
- 灭火器筒体应无明显损伤、腐蚀,涂层应完好,无脱落、起泡、龟裂等现象。
- 铭牌清晰,包括型号、规格、灭火级别、生产日期、维修日期等信息应完整、准确。
- 器头、阀门等部件应无松动、变形、锈蚀,开启机构应灵活可靠。
2. **压力检查**
- 灭火器的压力指示器指针应在绿色区域范围内。若指针在红色区域,表示压力不足;在黄色区域,表示压力过高,均需进一步检查或维修。
3. **喷射性能检查**
- 进行喷射试验,检查灭火器的喷射距离、喷射时间、喷射角度等是否符合规定。喷射应顺畅,无堵塞、泄漏现象,灭火剂的喷射应能覆盖规定的灭火面积。
4. **灭火剂质量检查**
- 检查灭火剂的重量是否符合规定。对于干粉灭火器,灭火剂的净重不得低于标明重量的9%;对于二氧化碳灭火器,灭火剂的净重不得低于标明重量的95%。
- 观察灭火剂的外观,应无结块、变质等情况。
## 二、消火栓系统
1. **消火栓外观检查**
- 消火栓箱应无变形、损坏,箱门应能正常开启和关闭,门锁应灵活可靠。
- 消火栓箱内的配件应齐全,包括消火栓、水枪、水带、消防卷盘等,且应完好无损。
- 消火栓的阀杆应无锈蚀,开启应灵活,关闭应严密,无漏水现象。
2. **水带检查**
- 水带应无破损、发霉、腐烂等情况,长度应符合规定要求,一般为25m或3m。
- 水带的编织层应紧密,表面应光滑,无跳丝、断丝现象。
- 水带与消火栓、水枪等的连接应牢固,接口应无松动、变形。
3. **水枪检查**
- 水枪的喷嘴应无堵塞、变形,枪体应无裂缝、损坏。
- 水枪的开关应灵活,能正常开启和关闭水流。
4. **消火栓系统压力测试**
- 使用专业压力测试设备,对消火栓系统进行静压和动压测试。
- 消火栓系统的静压应符合设计要求,一般室内消火栓系统静压不应大于1.MPa,当大于1.MPa时,应采取分区供水等减压措施。
- 消火栓的动压应符合规定,一般充实水柱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,对于多层建筑不应小于7m,对于高层建筑不应小于1m。
## 三、自动喷水灭火系统
1. **喷头检查**
- 喷头外观应无明显损伤、变形,溅水盘应无松动、腐蚀。
- 喷头的型号、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,喷头的安装间距、喷头与障碍物的距离等应符合规范规定。
- 检查喷头的玻璃球颜色是否符合环境温度要求,对于易熔合金喷头,易熔元件应无脱落、损坏。
2. **报警阀组检查**
- 报警阀组的外观应无损伤、渗漏,阀瓣应开启灵活,关闭严密。
- 检查报警阀组的压力开关、水力警铃等附件应完好,动作应灵敏可靠。
- 报警阀组的水源控制阀应处于常开状态,且应有明显的启闭标志。
3. **水流指示器检查**
- 水流指示器的外观应无损坏,浆片应动作灵活,无卡滞现象。
- 检查水流指示器的电气连接应良好,动作时应能输出正确的信号至消防控制。
4. **末端试水装置检查**
- 末端试水装置的试水阀应无渗漏,开启应灵活。
- 试水接头处的出水应符合规定,一般应能满足消防水泵自动启动的要求,且其流量和压力应符合设计规定。
5. **系统压力测试**
- 对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进行系统静压和动压测试。
- 系统静压应符合设计要求,一般湿式系统、干式系统的系统工作压力不应大于1.2MPa,预作用系统、雨淋系统的工作压力不应大于1.6MPa。
- 系统动压应满足喷头的工作压力要求,喷头的工作压力一般不应小于.5MPa。
## 四、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
1. **灯具外观检查**
- 消防应急灯具的外壳应无破损、变形,表面应清洁、无污垢。
- 灯具的标识应清晰,包括型号、规格、应急转换时间、充电时间等信息应完整、准确。
2. **应急功能测试**
- 切断正常供电电源,消防应急灯具应能自动转入应急工作状态,其应急转换时间应符合规定要求,一般不应大于5s。
- 检查应急灯具的应急照明时间,应满足设计要求,一般疏散照明的应急照明时间不应小于3min,备用照明的应急照明时间不应小于1h,消防工作照明的应急照明时间应符合相应规范规定。
- 应急灯具的光通量、照度等应符合设计规定,能为人员疏散和消防作业提供必要的照明条件。
3. **疏散指示标志检查**
- 疏散指示标志的外观应无损坏,标识应清晰,能正确指示疏散方向。
- 疏散指示标志的安装高度、间距等应符合规范要求,一般安装在疏散通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高度1.m以下的墙面上,且间距不应大于2m。
4. **系统功能联动测试**
- 将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进行联动测试。
- 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发出火灾信号时,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应能自动启动,灯具应按规定的模式转换,为人员疏散提供正确的引导。
通过严格按照上述年检标准对福建消防灭火设备进行检查和测试,确保其在关键时刻能正常发挥作用,保障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。